本報北京5月19日訊 記者郄建榮環保部今天向媒體通報了由其制定出臺的《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意見)相關內容。意見提出,在采暖季適當提高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,引導有條件的企業“錯季”生產。京津冀、長三角等重點區域內的排污費征收標準應大幅提升并逐步統一。
意見強調,嚴格監督劣質煤炭的生產使用。“北方省份尤其是采暖期易出現空氣重污染的地區,要加快協調制定以環保指標為主要內容的、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煤炭質量標準?!杯h保部要求,加大對煤炭使用企業的檢查力度,對燃用煤炭不符合質量標準的,依法處罰。
意見要求,全面落實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,就此,意見提出,企業超標或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,除依法實施其他處罰外,還要加一倍征收排污費;同時存在超標和超總量排污的,加兩倍征收排污費;企業生產工藝裝備或產品屬于淘汰類的,要加1倍征收排污費;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低于排放限值50%以上的,減半征收排污費。
意見明確提出,嚴格環境準入。環保部要求,加快開展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和長江經濟帶等地區戰略環評;全面開展產業園區、公路鐵路及軌道交通、港口航道、礦產資源開發、水利水電開發等重點領域規劃環評。對于重點領域相關規劃未依法開展環評的,不得受理其建設項目環評文件。對于已依法開展規劃環評的,要將規劃環評結論及審查意見作為項目環評審批的重要依據。
意見要求,2016年底前,完成建設項目環評分類調整。其中,對于基本沒有環境影響的項目,取消環評審批。對于環境影響較小的,實行備案管理。對于其他項目,開辟綠色通道,簡化審批程序,縮短審批周期。
在意見中,環保部要求依法依規加強對環保失信行為的行政約束和懲戒,“對存在違法違規記錄等失信主體,從嚴、從細審核環境影響評價等行政許可審批項目,加大執法抽查頻次和抽檢比例,限制申請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。”意見要求,加強對環保失信行為的市場性約束和懲戒,及時公開披露其相關信息,協助征信機構納入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,引導銀行、證券、保險等金融機構對其提高貸款利率和保險費率,限制提供貸款、保薦、保險等服務。
意見提出,各級環保部門要將企業的環保守信和失信行為,及時向社會公開,并向同級發展改革、財政、工業和信息化、工商、貿易、銀監、證監、稅務等部門通報,最大限度發揮守信聯合獎勵和失信聯合懲戒作用,使守信者處處受益,失信者時時受限。
來源:法制日報